荐

“为山河呐喊”的“大石头”——访著名画家张志民

转载2016-06-21 00:47:26

标签:张志民专访山东艺术学院

“为山河呐喊”的“大石头”

——访著名画家张志民先生

记者 盛大林​

5月31日,201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复评在山东省东营市科技馆进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张志民担任评委会主任。上午,从589件通过初评的作品中评选出310件入选作品,下午又从310件入选作品中评选出64件具备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条件之一的画作。紧张的评选结束后,张志民疲态尽显。但面对来自千里之外的记者,张主席还是接受了我的采访。

笔墨精神拒绝电脑制作

评选开始前,组委会召开了简短的工作会,对评选的程序及规则作了介绍。身为评委会主任,张志民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要求评委们注意作品中的电脑制作问题。他说,这是一个“导向”的问题,也就是把中国画的创作引向何处去?

国画还能由电脑来制作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张志民说,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有些画家通过电脑技术把名画部分复制,然后添枝加叶;有的画家把别人的画作复制作为底子,在此基础上再创作;还有的画家把照片多次处理,改变画面的肌理,形成版画的效果。在国外,这些做法也算是一种创作,但对于中国画创作来说,这是不能提倡的,因为中国画讲求的是笔墨精神,靠的是手上的功夫。离开了笔墨的表达,就不能称其为中国画了。

《中华泰山》 192cm×844cm

从小痴迷又得名师指点

张志民从小就是个画痴。上小学的时候,他就一心学画,其他课程则是“60分万岁”。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在上面讲,坐在前排的他却伏案画画。老师突然对他说:“张志民,你把手里的东西举起来!”精神高度集中的他,条件反射地把画举过了头顶,于是满堂哄笑。

“文革”期间,他当“红小兵”,主要任务就是办黑板报。1979年,他考入了山东艺术学院,得以系统地学习绘画技巧及其知识。当时,专业分得并不细,人物、山水、花鸟,包括油画,什么都学。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由于教授山水画的几位老师年事已高,青黄不接,系里的领导就让他主攻山水画,并把山水画课程接下来。“让我画山水,主要是因为我也喜欢写字,笔墨感觉比较好。那时候,画人物比较时髦,感觉山水画的路子比较窄,而且‘文革’期间批‘黑画’的对象主要就是山水画,所以当时我并不是太乐意,但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张志民说。

1985年,张志民得到了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的机会。在浙美进修的这一年,在张志民的艺术生涯中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一年。当时,潘天寿任院长。黄宾虹、林风眠、李可染、赵无极、陆俨少等均在该校任教或就读。“那时候,陆俨少老先生已经年过古稀,有时还亲自给我们上课。”当时的浙美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学期学树石,下学期临摹。学宋画,就只是临摹宋画,不能学其他任何东西。非常的严格!”这为张志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写意孔府》 180cm×97cm

齐鲁画派追求社会担当

从求学到教学,从生活到创作,张志民辛勤耕耘于山东艺苑40多年。以“北山”为背景,他是齐鲁山水画坛新时代变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代表。以“家园”为理想,他以艺术家的责任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长城。作为“齐鲁画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张志民的画作自然受到了齐鲁文化的滋养。“山东人都有一种劲儿,那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张志民说,“山东的画家都是这样,非要画出主题不可。一定要体现文化精神,体现文人的气节。这与南方人确实不同。比如海派的画家,他们画画往往就是玩玩,闲情逸致,轻轻松松。”

几年前,山东艺术学院有了新校区,他经常坐着班车往来于新老校区之间。坐在车上,不忘观察,他发现路的两旁有很多采石场,天天都在挖,天天在爆破。有的地方,原本是山头,甚至被挖成了坑。“我觉得,这对生态的破坏也太大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采石、开发应该有所节制,不能随心所欲。”有感于此,他创作了以环保为主题的“北山系列”。在这些画作中,有书院,有古城,还有推土机、运土车……这些元素,在传统的中国画中是没有过的。但这些突兀的意象,却让环保的主题更加凸显。“当年,李可染提出画家要‘为祖国山河立传’,用画笔描绘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我觉得,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为山河呐喊’。”张志民说,“在《北山后洼的轰鸣声》等作品中,我曾在题款中这样写道:机器的轰鸣意味着人类又开辟了一片新的领地,然而动物却再次失去了家园。”也正是因为有了鲜明的主题,张志民的画作被赋予了思想性。从诗意到写实,从风花雪月到干预生活,他的画风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张志民出生在鲁北的阳信县,那里一马平川,没有山,也没有石。他号“张大石头”,其实就是对石的向往。“看到地平线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早上能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晚上又看到太阳从地平线沉落。有一天的傍晚,太阳即将落山,远远望去,一个小女孩正好站在太阳里,一个小点儿,看得很清楚。”张志民说,“这样一种生活环境,有利于拓展人的胸怀和气度。”

《北山大戏》 190cm×130cm

一个“生”字和“三个方面”

几十年的艺术生涯,张志民的画风几经转变。尤其是“北山系列”,让很多人吃惊不已。“张老师,您的画风怎么变了?是不是因为年龄的问题?”不少学生问他。张志民回答:“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思想的问题。我是思想在前,技法在后。”他认为,不能把石涛、八大的画法搬到当代画面上来。用石涛等人的画法来画《北山后洼的轰响声》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找到一种新的语言。也正因为如此,张志民总是强调一个“生”字。这个“字”有几层意思:一是写生的“生”。山水画的创作要有写生的意识。写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梵高、塞尚等大师的创作始终离不开写生。二是生疏的“生”,即让画面出现一些生疏感,“画到生时是熟时”,是技法上的体现。三是生命的“生”、活生生的“生”,要让人感觉到生机,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当今时代,更需要画家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关注自然,关注生活,提高作品的思想深度,体现时代精神,彰显一个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张志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在多年的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中,他一直在践行着“生活·课堂·社会”这样一种画家培养与修行的理念。“生活”就是艺术家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艺术创作从生活中来;“课堂”就是要尊重艺术的科学训练,通过刻苦努力、研究经典,掌握和培养自我创作的能力。“社会”是指艺术家要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自觉投入到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完成自我的修行。 “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或缺!”张志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