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会议提出,要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扩大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集合债券的发行规模,设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会议强调,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

统计显示:我国的中小企业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对GDP的贡献超过60%,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然而,近千万家中小企业中,80%从来没有获得过银行货款。今年第一季度,全国信贷投放增加了4.8万亿,其中中小企业所获得的份额还不到5%,而中小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例是99%。在这次金融危机中,7.5%(也有40%之说)的中小企业倒闭,而倒闭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链断裂。为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这一老大难问题,中央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也曾采取过不少措施,但由于各大国有及商业银行总是“嫌贫爱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相比之下,这一次的力度是最大的。加快创业板建设,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也算是个“组合拳”了。然而,能挤进创业板的企业太少了,企业债券的规模也不可能很大,这些渠道对近千万家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来说都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还是要依靠银行。可是,小企业贷款风险基金及其更多的担保机构能让银行不再“嫌贫爱富”吗?我断言:效果将非常有限。

平心静气地想想,银行“嫌贫爱富”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大企业的生存和赢利能力更高,信誉也更好,尤其是那些国有的大企业,更是以政府信誉作保证,因此,无论是从提高效益的角度,还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银行都理所当然地优先贷款给大企业。对于担保机构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我相信,如果把中小企业的老板换到银行经营者的位置上,他们照样会“嫌贫爱富”。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中小银行太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美国现有银行8000家左右,最多时曾达到16000家。在俄罗斯,银行中的大多数是中小银行,注册资本小于1000万欧元的银行数量占到银行数量的84.2%。而我国目前大大小小的银行总共还不到150家。让这么少的银行为那么多的企业服务,即使银行有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也忙不过来呀!

婚姻或社交讲究“门当户对”,金融服务等各种服务也存在一个“门当户对”的问题。合理的银行结构,应该跟企业结构一样,是一个金字塔型结构,即大企业或大银行占极少数,中小企业或中小银行占绝大多数——大银行主要为大企业服务,中小银行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对位。试想,如果中国也有数千家银行,中小企业还会融资无门吗?

那么,我国的中小银行为什么这么少呢?因为银行业的门槛太高了。实际上,我国的银行业仍然处于政府垄断的状态。明乎此,也就不难得出结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首先必须打破金融服务业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