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宝:河南南阳人,毕业于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在西藏工作,现为中国书协会会员、西藏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拉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峰书画社社长、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院士。

—胸怀皓月 笔舞清风—

作为西藏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具有极强实力、有着良好社会声誉的刘国宝,却说自己仅仅是个普通书者,离“书法家”还很远。由此可以看出他谦虚的品质。

从小开始,刘国宝就是一个让老师和家长放心的孩子。那时候的他不仅仅成绩优异,而且写字的天赋也显现无疑,但是他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只是写得比较工整,顶多算是写好字。而刘国宝的中学时期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的,因为他写的字好看,就会有人让他写板报、通告一类的东西,这也让他得到了很多练习的机会。更令刘国宝感到自豪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在他所在的6-7万人的大公社中,只有他和另外两个人考上了大学。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有援藏的名额,他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去远一点的地方看一看,闯一闯,所以就直接报名了,虽然家里人极力反对,但他仍然坚持,最后还是和其他七个人一起坐上了西行的列车到了西藏,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活,并一直待到了现在。

中文是他理想的专业,文学是他最初的梦想。屈原、李白、雨果、歌德、泰戈尔、托尔斯泰曾是其热烈追逐的偶像,但当年,把教育工作当作事业的他,为了不影响教学,在放下书法练习的同时,也放下了文学创作。多年后,他把自己早年写的诗词进行整理,出版了诗词选集《结》,不久又创作了诗词集《极地心电》,家庭教育个人励志散文《家语》等。

1991年,刘国宝重新开始写字,这时的他,历经社会的磨练,和年少时有了天壤之别。“其实书法并不是写好字那么简单,它是一种艺术,也需要创新。这种艺术有独特的欣赏角度,越规矩就会离书法越远。”他这样阐述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

在他的眼中,流畅的毛笔线条是中国汉字书法的艺术特色,而这种特色就是要在不断地创新中变得更加优美。这些道理并不是刘国宝一时灵感悟到的,而是慢慢地感受到了这种存在于写好字和写书法之间的微妙的差别。

西藏的汉文书法水平较低,原因很多: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师资不足、书籍缺乏,特别是上世纪,内地有什么书法展或书法比赛,在西藏根本得不到这样的消息。到内地参观展览或参加培训,时间、费用几乎都无法解决。刘国宝和其他人一样,就是在这样的坎坷中艰难地摸索前进。微获便喜,苦乐自知。

他对于书法的理解是:继承传统,学习古人笔法;融入现代审美;表达个人情性,三者要有机结合,过于侧重都将有失偏颇。为了完成与验证这种理解,他在5年时间里进行了密集式的学习与训练,先后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班导师工作室、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中国书法院等研修班,希望自己有飞跃式的进步。

“书法临习古人固然必须,但人的性情、学识、胸怀与气度也非常重要。西藏自然环境的神秘与古朴,不仅适合美术与摄影人的成长,对于书法人,陶冶其性情,开拓其胸怀,培养其气度也大有裨益,并非常独特。”他说。

2006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联为刘国宝举办了个人书法展及义卖,将收入捐给失学儿童,这是西藏第一个汉文书法展,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反响,由于成绩突出,他获得了拉萨市人民政府最高奖“圣地文艺奖”。

“在纷扰的现实社会里,人们往往会迷失自我,追求物质,也有一部分书法家能保持传统的文人风范,在保持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的同时,具有自己独立的艺术品格。从河南走出来的书法家刘国宝就是其中的一位。”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宋华平这样评价道,刘国宝的书法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也有鲜明的时代审美特征和艺术特性。

众所周知,书法地位的获得与提高,在根本上取决于书法家自身的努力。刘国宝的书法取法广泛,他初学颜柳,继临魏碑,赏习汉隶,尤崇旭素。其传统功底扎实,并力求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抒情达意,豪放洒脱的艺术风格。

他在书写时加强了用笔的使转,使得转折处笔势连绵,流畅而富有韵致。刘国宝以一种艺术感极强的随机态度对待提按、顿挫、绞转和行笔的力度、方向、节奏和空间切割,使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通过轻重坚柔、光润滞湿的墨痕,传达出人的心灵的起伏,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意绪。“线条中流动着书家的缕缕情思和艺术感觉,这种创造性的可视语言映衬出书家的精神意志和个性风貌,使其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一种随心从化,恬淡平和的意境。”

“当刘国宝下笔纵横挥洒时,策动他的是自由表现、自我情感的欲望,这种行为伴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而产生,并激发着他强烈的自我意识,佐以回归自然的气质与魏晋的尚简风尚,遂使刘国宝能以简洁的笔墨传达出更丰富的内涵。”宋华平说,刘国宝的书作,无论是隶书、篆书还是行草书,均线条简练,没有大幅度的顿挫与夸张,起笔似断金切玉,清爽有力。字与字之间又无太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牵丝。

墨色单纯滋润,空间分割白多黑少,给欣赏者以雅洁空灵之感。其简洁,留给人们的是一种无尽的向往,这就是韵味,是历代书家所说“晋韵”的一个特征。书家与大自然的交融,自然成为书法精神对象并陶冶着书家的灵性,使其领悟到生命和艺术的真谛。

多年来,刘国宝一直主张个人修为要与服务公众相结合才更有意义。2004年,为了能让拉萨市的学生参加一个国际性书法比赛,他自费雇车,放弃奖金甚至不惜扣工资请假,奔走、联系拉萨市大、中、小学校20多所,共有汉、藏20多名学生参赛,数人获奖,对于唤醒学生的书画艺术意识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刘国宝还与西藏安达公司为社会搭建了书法练习、交流、欣赏平台新华茗苑文化会所。会所举办了“西藏自治区首届书法奇石根雕展览”,连续举办各种形式笔会、展览,社会好评如潮;接待了国内10多个省区、单位的书画代表团和个人进行书画交流,在拉萨享有极高的声誉。

现在,在刘国宝积极带领和热心服务下,新华茗苑文化会所已经成为拉萨市区唯一一所传统文化气氛浓厚、别致优雅、可供公众自由欣赏书画、随时参与书写的文化休闲场所。中国书协、自治区文联、拉萨市文联等专业机构的领导都曾关注新华茗苑文化会所并予指导,由此,该会所成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创作基地和传统文化传播枢纽。而这正是刘国宝所期望的。

字如其人,书为心声。书法作品体现作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审美情趣。书法艺术,是以艺术方式表达出的人格之美,具有活生生的人格化灵气。从刘国宝的这些书法及文学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他在艺术上的灵感与悟性;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化学养与人格魅力;感受到他